pi幣暴跌,
迷因幣2024,usdt是詐騙嗎。

當前位置:首頁> 股票 >【丫丫港股圈】失去創始人的葵花藥業,股價卻偷偷走高?正文

【丫丫港股圈】失去創始人的葵花藥業,股價卻偷偷走高?

說起葵花藥業,比起「小葵花」的品牌形象,可能大家最大的印象更多還停留在創辦人關彥斌殺妻案。在2018年的時候震驚全網,創辦人現在還在坐牢。


此後兩個女兒接手了公司。


 沒想到經過幾年的調整,不被看好的葵花藥業卻更上一層樓,2022年營收利潤就已創了歷史新高,在此基礎上2023年營收利潤都大幅增長。


股價也一度創了歷史新高。深藏功與名。

圖片

一、關氏木蘭

不得不說關氏姊妹確實幹的不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樓之將傾。


2018年底,葵花藥業出事後,創辦人關彥斌就宣佈辭職。雖然關彥斌仍為公司實際控製人,但很快就被刑事拘留,後來被判有期徒刑11年。


葵花藥業的動盪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大局。 2019年初,葵花藥業公告關彥斌的兩個女兒走馬上任,其大女兒關玉秀為葵花藥業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小女兒關一則擔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她們可以說是接手半個爛攤子,公司品牌受損,羣龍無首。她們被推到臺前,在當時大家看來更多是像徵意義,先把公司穩住。          


果不其然,2019年公司首次陷入負成長。還沒消化清楚,緊接著2020年就迎來疫情的衝擊,營收直接錄得-20%的成長。


這樣的業績誰能看好這個公司呢?


不過調整僅用了這兩年,而關氏姐妹也不是大家以為的“花瓶”,反而是青出於藍的“木蘭”。         


 2021年葵花藥業就以44.6億元的營收回到了2018年年的營收水平,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28.86%和 20.58%。往後就走向了歷史新高。根據2023年三季報,葵花藥業營收42.35億,年增31.14%,扣非淨利7.95億,較去年成長73.3%。現在三個季度的業績就要頂過去一整年。

         圖片


在調整的兩年裡,管理階層對股東可以說相當盡力。


雖然營收下滑不可避免,但公司透過減少銷售費用的投入,維持住了公司利潤,Pi Network - youtube沒有像營業收入一般下滑,對股東來說已經是額外的好消息。

   圖片          


除了維持利潤水平,葵花藥業也進行了股票回購,同時也加大了股利比例。2018年的分紅是2019年分的,2019年的分紅是2020年分的,這兩年的股利支付率都超過100%,也就是賺了全分,股息率接近7%,給了長期股東一個交代,喫下了定心丸。這或許也是葵花藥業雖然營收表現不佳,但股價沒有跌穿的原因之一。股價基本上一直維持在10倍PE的歷史低點,也沒再往下走,屬於跌無可跌。

         圖片          圖片          


經歷低穀後,這幾年葵花藥業的ROE水準持續提升,不出意外,就要連續3年超過20%。根據2023年三季報,葵花藥業的ROE直追「中藥茅臺」片仔癀,幾乎不相上下。

          圖片          


葵花藥業的負債比率維持在30%+,並穩中有降,三季報已經隻有25.6%,比特幣etf所以槓桿的貢獻不大。 ROE提升最大的因素來自於淨利率的提升。其淨利率從2019年的14.53%提升到2023年Q3的20.94%。

圖片


而淨利率的提升更多來自於前麵提到的銷售費用比例的下降,但在數值上其實沒有下滑,維持每年12億元上下的銷售費用支出。也就是說,現在的葵花藥業用同樣的錢,取得了更大的效果,提升的錢的效率。公司不僅提升了廣告投入在行銷費用中的比重,還積極嘗試新媒體的宣傳方式,透過臺端媒體、梯媒、垂直問診平臺、新媒體(包括抖音、小紅書)等途徑強化宣傳覆蓋。    

      圖片

此外,其存貨週轉率和應收款週轉率都提高了。

圖片


在公司取得新成就的同時,從2018年底開始,葵花藥業經歷了管理階層新老更替,整個高階主管團隊幾乎重新換了一波,對關氏姊妹來說應該並不容易。現在團隊穩定下來,也有利於後續成長的持續穩定。

   圖片 

二、堅守品牌OTC,打造黃金單品

葵花藥業是集藥品研發、製造與行銷為一體的品牌 OTC 企業。現有的業務包括中成藥、化學藥兩大板塊,加上一點健康養生品。中成藥收入佔比超過70%,算是中藥企業。


公司產品涵蓋兒科、婦科、消化係統、呼吸感冒、風濕骨病、心腦血管共六大治療領域,在銷品種有 300 餘個,儲備品種有 1000 餘個。

圖片


本公司成功打造出「小葵花」、「葵花」兩大知名品牌。          


葵花藥業的所有產品都有相似且極具辨識度的包裝,可以更好地利用外部包裝的品牌效應帶動品類其他產品的銷售提升。並透過核心品種高品質、強療效、好口碑促進人們對品類其他產品的購買。


圖片



「小葵花」品牌旗下,公司主要運作兒童藥、兒童健康品。主要品類為兒童呼吸係統用藥、兒童消化係統用藥、兒童補益係統用藥、兒童罕見病用藥、兒童健康產品。目前,本公司擁有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小兒柴桂退燒顆粒、芪斛楂顆粒、小葵花露、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氨酚烷胺顆粒等流量產品。


「葵花」品牌旗下,公司主要運作成人醫藥產品、成人大健康產品。產品涵蓋呼吸感冒係統用藥、消化係統用藥、風濕骨病用藥、心臟、腦血管用藥、婦科用藥、補益用藥及健康產品。其中,公司重點打造老慢病用藥、婦科用藥兩個品類產品及益生菌品類健康產品。目前,護肝片、胃康靈等核心品種在市場同類競品中始終保持較高的市佔率。


公司在策略上聚焦小葵花兒童藥品類,以婦科藥品類和老年慢病品類為輔,形成了「一小、一婦、一老」三大特色品類。

 

2022年,公司銷售額過千萬級品種94 個,過5000 萬級品種24 個,過億級品種14 個,過6 億級品種2 個(護肝片、小兒肺熱咳口服液/顆粒),形成了結構良性的核心主品和黃金單品羣的產品梯隊。趨勢來看,護肝錠有望成為該公司第一個10億級黃金單品。          

圖片          


2022年葵花藥業透過OTC模式銷售佔營業收入比重達82.94%,屬於OTC市場的中藥企業。          


OTC 藥品的好處是受眾廣泛、購買方便,市場空間夠大。 2020 年我國 OTC市場銷售規模約 2,500 億元,而全球 OTC 市場規模超千億美元。並且OTC市場的產品兼具大消費屬性。大消費的特性,比較重視品牌,品牌的認知、認同會放大品牌拉力。認知來自於品牌普及度、精準度,認可獲取自品質、體驗、服務。          


葵花藥業的品牌力還是比較強的,大眾認可度較高。葵花品牌在 Maigoo 醫藥品牌投票榜中排名前五。尤其是在小兒用藥投票榜中得到 32.65%的投票,位居榜首。


圖片




藥品品牌背後的藥品品質保證是關鍵。隻要出現一次問題,那麼品牌力都會大打折扣。          


葵花藥業透過實施精品藥工程,創造性地提出了“精品藥落地十步法”,以藥典標準為最低生產標準,生產精品藥。確保藥品從藥材種植到產品上市的每個環節可追溯,進而提升藥品品質。本公司的核心產品護肝錠、胃康靈膠囊、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核心成分的含量、穩定性等指標均遠高於藥典標準。

    圖片          


OTC這個市場還有一個看點,就是能漲價。          


2015年的時候,政策開放最高零售價限製。藥廠可對健保範圍內的 OTC 藥品及低價藥品執行自主定價,不再受最高零售限價的管控,開啟了藥品提價空間。


2017 年迎來品牌 OTC 企業的漲價浪潮,葵花藥業的核心品種小兒肺熱口服液和護肝片均有一定程度的漲價。當然漲價的背後都需要有品牌力的支撐。          


根據方正證券的數據,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從2017年的22.83元漲價到2020年的36.62元左右;護肝片從2016年的14.86元漲價到2020的31元左右。

   圖片          


此外,在渠道端葵花藥業的佈局也是比較完善。


公司已經建立了超過 400 支省級銷售團隊,銷售能力位於業內前列,公司具備7天內將新產品鋪遍全國的能力。在醫院端,已在全國覆蓋近一萬家等級醫院,並持續深挖縣級醫院、基層醫療等基層醫療機構市場。在零售端,公司涵蓋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市和地區,與超過30 萬家零售終端網點建立聯繫,並透過KA、直控、商控、電商四大平臺的銷售管道建設,不斷擴大終端的覆蓋率。


葵花藥業的策略就是透過實施雙品牌驅動,持續聚焦品牌建設,強化終端覆蓋,打造核心主品與黃金單品羣,帶動品類績效持續提升,實施品類競爭策略,來實現公司經營績效快速提升。從目前趨勢來看,邏輯還算比較順暢。          

三、結語

葵花藥業的三季報大超市場預期,有部分原因是合約負債的確認,帶來了淨利的大漲。但是營收成長31%還是實在的。


由於創辦人的離譜操作,加上是來自東北部的企業,資本市場對於葵花藥業的印像不佳,也導致其估值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不過可以看到新管理層接手後,在公司低穀期分紅回購都是真金白銀,對股東也是仁義的。從行為上或許可以對一些偏見進行改觀。


市場的忽視反而是投資人應該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