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財季,輝達營收221億美元,年增265%,超預期17億美元;每股收益5.16美元,年增4.9倍,超出預期0.52美元。季度調整後利潤率76.7%,跟上個季度提高了1.7%,相比去年一次性增長了10.6%。
其中,AI晶片所在的pi幣如何遷移到主網?資料中心營收再創新高,取得營收184億美元,較去年成長4倍。
毫無疑問,這是一份足以讓人振奮的成績單。
雖然到目前為止,輝達的股價也漲到了令人感到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不得不讓人開始考慮漲到了這份兒上,接下來要靠什麼去支撐?
其實真的不用擔心。
從長週期、全球視野來看,現在的AI產業鏈還隻是處於人類開始建構AI科技工業基礎架構基礎的起點。
隻是探明瞭方向,實際踏出了第一步。
在2021年openAI發布chatGPT3.0版本時,木頭姐姐的報告預計未來人類還要34年才能啟動真正通用的AI係統。
但2年後,隨著4.0版的出世,這個時間預期一下子被壓縮到了8年。
如果現實比預期更快,那麼可能最快再過2年,萊特幣會漲嗎?人類就能實現真正意義的通用AI係統了。

而這並非不可能。
現在,全球所有國家、巨頭企業都在加速推進AI產業的全麵佈局,從晶片、大模型、到伺服器、硬體配套和下遊應用層,誰都不想更不敢放慢步伐。
黃仁勳在財報上說,“加速運算和生成式AI已經達到了引爆點。全球各地的公司、行業和國家的需求正在激增。”

此前他也提到,全球資料中心的安裝基礎價值約為一兆美元。在接下來的四到五年內,全世界將擁有價值兩兆美元的資料中心,為世界各地的軟體提供支持,並且所有這些都將加速。pi 幣 換算 美金
亞馬遜、微軟和穀歌等超級巨頭也早已明確釋放今年人工智慧資本支出要持續加速成長的訊號。
而輝達的資料中心業務收到越來越多元化的因素驅動,不隻是來自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還有互聯網公司,以汽車,金融和醫療保健為主的垂直行業,甚至政府部門,現在每個已經達到了數十億美元的規模。
還沒退休的軟銀CEO孫正義,打算募集一舉高達1000億美元以創立一家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企業,甚至已經與中東機構做了深入商討。
單是此舉,就是自ChatGPT問世以來,人工智慧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遠超過微軟公司對OpenAI的130億美元投資。
更誇張的,前不久,openAI首席阿爾特曼甚至拋出了可能高達7萬億美元去建造AI基礎設施的瘋狂計劃。
這個數值,遠遠超越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投資項目,即使是拜登政府頒布的《晶片法案》也隻不過給全美國晶片廠商提供總計520億美元的補貼,與7萬億美元相比如同九牛一毛。
雖然這個方案瘋狂得難以讓人相信,但它切實實在向我們反映,AI產業鏈的規模之大可以能有多麼巨大!